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斜生栅藻生理生化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water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侯秀富[1,2] 郭沛涌[1,2] 张华想[1] 路丁[1,2]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厦门361021 [2]华侨大学环境与资源技术研究所,厦门361021

出  处:《环境科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77702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21025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0J01043;D0610012)~~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1446-14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RSC、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浓度(30、40、50、60、70mg·L)和不同粒径(0~75μm、75~96μm、96~150μm、150~250μm)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叶绿素a含量、抗氧化系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合参数变化的影响,探讨了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斜生栅藻生理生化及光合活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预处理与未处理悬浮颗粒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会促进藻类生长,超过各自临界浓度(预处理为40mg·L-1、未处理为50mg·L-1)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会对藻类生长产生抑制现象.未经处理的相同浓度不同粒径颗粒物对斜生栅藻都表现出抑制作用,0~75μm粒径组颗粒物作用下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均显著区别于其他粒径组的作用(p<0.05).经过预处理的相同浓度不同粒径颗粒物中,96~150μm粒径组对藻类的生长抑制较其他粒径组明显,且小粒径组颗粒物对藻类体内SOD、CAT、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受不同浓度悬浮颗粒物胁迫的斜生栅藻相对电子传递速率随着时间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这种抑制作用在藻细胞的耐受范围,藻细胞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将电子传递速率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更高以抵抗逆境环境.

关 键 词:水体悬浮颗粒物 斜生栅藻 抗氧化酶保护系统  光合活性

分 类 号:X1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