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汉语里的另一种类指成分--兼论汉语类指成分的语用功能    

A special kind-denoting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generic express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劲荣[1]

机构地区:[1]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  处:《中国语文》

年  份:2013

期  号:3

起止页码:238-2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IC、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讨论同位结构"我/你一个NP"的话语性质,指出它带有明显的类指倾向,凸显的是概念的内涵,常出现于非事件句中充当话题。语义上,只有指人的非关系名词才能进入该格式,且常为下位层次范畴,这满足了结构的内涵凸显属性和主观评价性要求。语用功能上,该结构常出现于对话语境,对意料之外的情况进行现场评论,目的是探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即"我一个NP"是推脱责任,"你一个NP"为追究责任,我们称为"问责式"。与之相比较,汉语另外两种类指成分的语用功能分别是:光杆NP表达某种自然规律或社会公约,称为"公约式";而"一个NP"则更倾向于表示某种社会价值取向或某个普遍道理,称为"宣教式"。这两种类指成分的语法意义在于表明情况的出现是在情理之中。

关 键 词:“我  你一个NP”类指  非关系名词  语用功能 公约式  宣教式  问责式  

分 类 号:H14[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