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EI收录)  

Reservoir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marine carbonate oil and gas field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泽成[1] 赵文智[2] 胡素云[1] 姜华[1] 潘文庆[3] 杨雨[4] 包洪平[5]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北京100007 [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3 [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出  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基  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4-0001)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153-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基于对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解剖研究,将我国碳酸盐岩圈闭和油气藏划分为构造型、岩性型、地层型及复合型等4大类21种类型。其中,岩性圈闭可划分为生物礁圈闭、颗粒滩圈闭及成岩圈闭;地层圈闭可分为块断古潜山圈闭、准平原化侵蚀古地貌圈闭、残丘古潜山缝洞体圈闭、似层状缝洞体圈闭、地层楔状体圈闭及地层上超尖灭圈闭。我国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主要由中低丰度地层型和岩性型油气藏群构成。台缘带发育的生物礁油气藏与颗粒滩油气藏沿台缘带呈"串珠状"分布;准平原化侵蚀古地貌油气藏群呈"团块状"分布;缝洞油气藏群受缝洞储层发育层位控制,呈"似层状"大面积分布。大型古隆起及斜坡带、台缘带是岩性、地层油气藏集群式分布的有利区,油气勘探潜力大。

关 键 词:集群式分布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 油气藏类型 海相碳酸盐岩

分 类 号:TE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