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农民跨省旅游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 EI收录)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inter-provincial farmer tourist flow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超[1] 刘家明[2] 马海涛[2] 王润[2] 周彬[2] 陈楠[1]

机构地区:[1]福建莆田学院旅游系,福建莆田3511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59);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2078);福建省教育厅服务海西重点项目(2008HX04)子课题(MZ10.07)联合支持的阶段成果~~

年  份:2013

卷  号:68

期  号:4

起止页码:547-5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依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8》,利用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流的内在联系特性,构建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技术,对农民旅游空间的网络节点中心性与结构洞分析,对旅游空间的整体网络的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农民旅游流网络密度低,随时间发生微弱增密态势,旅游空间的节点呈现"东部沿海密、内陆疏、偏远地区游离"的格局,网络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而且不均衡;②网络中心势内向高于外向,旅游目的地集中度高于客源地,东部沿海旅游节点兼具客源地与目的地功能,内陆与偏远地区基本是单一的旅游客源地或目的地;③网络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核心区辐射能力弱,仅限于部分边际省域,中心度指数高的节点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东部沿海旅游点入度普遍高于内陆与偏远地区,点出度与出游力成正对应;④网络区域集聚子群各自形成核心、边缘旅游空间,内部联系紧密,构成与子群相对应的核心旅游地,形成5个区域集聚子群。构建以省域为节点的农民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并进行深度分析,为中国农民旅游空间均衡发展和旅游通达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农村居民 国内旅游流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结构  

分 类 号:F592.99[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