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治疗20例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疗效观察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洋[1] 李晓捷[2] 汤敬华[1] 吕智海[2] 郭岚敏[3]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瘫一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3]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年  份:2013

卷  号:5

期  号:2

起止页码:162-1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偏瘫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上肢评估训练系统、肌肉超声检查(B超)、改良Ashworth、Peabody精细运动量表对偏瘫侧前臂旋后角度、握力、肌肉厚度、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进行评分,观察镜像疗法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偏瘫侧肢体握力、前臂旋后角度、上肢功能Peabody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握力、前臂旋后角度、上肢功能Peabod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偏瘫侧肱二头肌肌肉厚度均增加,观察组肌肉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痉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body评分与肱二头肌肌肉厚度的评价结果有相关性(r=0.497,P<0.01)。结论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能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增大其握力、前臂旋后角度及肌肉厚度,但对患儿肢体痉挛程度改善无明显影响。

关 键 词:脑性瘫痪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上肢功能 康复训练  儿童

分 类 号:R74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