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田间微集雨技术研究及应用  ( EI收录)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field rain-harvesting technolog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莫非[1] 周宏[1,2] 王建永[1] 赵鸿[1,3] 张恒嘉[2] 吴姗[1,2] 陈应龙[4] 杨通[1] 邓浩亮[1,2] Asfa Batool[1] 王润元[3] Simon Nzou Nguluu[5] 李凤民[1] 熊友才[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20 [2]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兰州730070 [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 [4]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及农业研究所,澳大利亚珀斯6009 [5]肯尼亚国家农业研究院Katumani研究中心,肯尼亚马查科斯340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09CB825101);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子课题(GYHY201106029-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0-k0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A32790);教育部直属高校海外名师项目(Ms2011LZDX059)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8

起止页码:1-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2016328312)、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过去30a,田间微集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主要耕作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同田间微集雨及覆盖(地膜、砂石和秸秆)栽培技术在黄土高原不断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垄沟无覆盖技术、平地覆盖技术、垄沟半覆盖技术和垄沟全覆盖技术等发展过程,特别是沟垄地膜全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为西北旱区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田间微集雨技术的演变历程及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归纳了垄沟和覆盖模式及播种方式对作物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作物生理生态、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杂草、病虫害、覆盖物残留和作物物候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该技术的高产高效和生态风险以及两者的互作关系。文章最后还对该技术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讨论,旨在对雨养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 键 词:土壤 含水率 降雨 田间微集雨系统  雨养农业 高产高效 可持续性

分 类 号:S3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