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车人碰撞事故重建的行人头部动力学响应  ( EI收录)  

Head dynamic response based on reconstruction of vehicle-pedestrian accidents with the vide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成建[1] 王富平[1] 徐臣[1] 樊伟[1] 刘盛雄[2] 尹志勇[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2]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4

出  处:《医用生物力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908;3120070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1jjA10022);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VHSKL-2010001)

年  份:2013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164-1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IC、JST、PUBMED、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行人交通事故中,不同碰撞速度、不同车型及行人不同受撞击部位与行人头部损伤严重度的关系。方法通过MADYMO多刚体动力学软件对一起有视频的行人交通事故进行事故重建,获得初始和边界条件,然后通过获得的边界和初始条件进行不同车速(20、30、40、50、60 km/h)、不同车型(轿车、SUV型车、面包车)、行人不同受撞击部位(正面、侧面、背面)的模拟碰撞实验,对模拟碰撞实验中行人头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两例真实行人交通事故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不仅车辆碰撞速度、车辆前置结构影响行人头部损伤严重度,行人受撞击部位也是影响行人头部损伤严重度的重要原因。在碰撞速度≤30 km/h时,行人与地面接触造成的损伤可能比与车辆造成的损伤严重;碰撞速度≥4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是与车辆接触所致。结论利用监控录像能比较准确地开展行人交通事故重建,从而对行人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在行人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对不同车型进行不同限速,能有效减小行人头部损伤的严重程度。

关 键 词:事故重建  动力学响应 碰撞速度  前置结构  头部损伤  

分 类 号:R318.01[生物医学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