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演替的分区特征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pine meadow degradation succession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1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4)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22
期 号:2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05-2012年,进行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地区草地状况的调查,禾草-矮嵩草群落是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的典型地带性植被,对处于不同退化程度的小嵩草群落采取封育或减牧后,均可恢复到禾草-矮嵩草群落,但由于退化程度的不同,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具有极大的差异。青海果洛地区高寒草甸多处于以小嵩草群落草毡表层剥蚀和杂类草-黑土型退化草地演替阶段,玉树地区处于矮嵩草群落向小嵩草群落的演替阶段,祁连山区处于禾草-矮嵩草群落,藏北高原则处于矮嵩草群落向小嵩草群落转化期或正常小嵩草群落时期。禾本科、莎草科等可食牧草逐渐减少和杂类草盖度急剧增加的趋势反映了高寒草甸退化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基本特征,草地退化造成了土壤容重增加,且表层土壤对放牧的敏感性高于底层,土壤0~10,10~20和20~40cm容重分别增加了(0.50±0.08)g/m3,(0.16±0.07)g/m3和(0.04±0.03)g/m3。同时,有机质大幅降低,其降低幅度高达19.3%~53.2%,并随着土层的加深,降幅趋于减小。
关 键 词:高寒草甸 退化演替 植被特征 土壤性状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