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nd It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ith the Example of Migrant Childr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明华[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

基  金:方文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1JJD840003)的部分成果;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年  份:2013

期  号:4

起止页码:60-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参与观察和现场实验等多元方法,发现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的两种社会心理机制:家庭中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和学校中遭遇的刻板印象威胁;而身体机制则体现为农民工子女的不良健康状况及其被贬低的行为习惯。针对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设计了提升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两种简洁有效的干预策略,即传授智识增长论和建构多元评价体系。这两种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改善其学业认同,并降低刻板印象威胁体验。期望干预策略也能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利环境。

关 键 词:教育不平等 身心机制  自证预言  刻板印象威胁 干预策略

分 类 号:G521[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