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克氏针与微型骨锚钉治疗锤状指的疗效比较分析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wo operative treatment methods for acute mallet finger: function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邢树国[1] 谢仁国[1] 汤锦波[1] 侯建伟[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江苏226001

出  处:《中华手外科杂志》

基  金:江苏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基金资助项目(RC2011101)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104-1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3_201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克氏针与微型骨锚钉分别治疗急性DoyleI型锤状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疗效差异。方法随访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DoyleIa和Ib型急性锤状指患者52例,其中27例行克氏针治疗(A组),25例行微型骨锚钉治疗(B组)。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和患指的活动度、疼痛度及并发症等情况,参照Crawford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统计分析克氏针组和微型骨锚钉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术后A组获得随访时间平均13.9(6—27)个月,B组平均12.0(6.22)个月。两组之间的满意度和患指活动度、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Crawford疗效评估标准:A组优7例、良6例、中9例、差5例,优良率为48.1%;B组优5例、良6例、中8例、差6例,优良率为44.0%。两组之间疗效等级分布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结外露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大于A组(P=0.031),而其余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与微型骨锚钉治疗DoyleI型急性锤状指损伤,疗效等级分布和优良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型骨锚钉使用后线结外露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较克氏针组多。

关 键 词:腱损伤  治疗结果  锤状指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