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ritability of Major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Japonica Hybrid R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占新春[1,2] 汪登松[3] 王国朝[3] 付强[1] 吴爽[1] 郑乐娅[1] 童俊[3] 单秀灵[3] 王德志[3] 孟凡东[3] 董召荣[2] 张培江[1]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合肥分中心,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3]安徽省大圹圩农场,安徽天长239300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

基  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9-106B);农业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长江中下游稻区超级中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2010302055;11010302184);国家及安徽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年  份:2013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2409-24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探讨三系亲本的配合力、遗传力等规律及参数。[方法]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F1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除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3个性状外,其他6个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父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组合的单株谷重性状中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余8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组合的所有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播始历期>结实率>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选择和利用这些不育系、恢复系及其配组F1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杂交粳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分 类 号:S51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