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Impact on China Wheat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61-201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田展[1] 梁卓然[1] 史军[1] Gunter Fisher[2] 顾婷婷[3]

机构地区:[1]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200030 [2]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IIASA) [3]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杭州310017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40921140410);"多尺度的数据融合与跨尺度的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评估研究"(40801043);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影响分析"(CCSF2011-12)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9

起止页码:61-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3_2014、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热量、水分条件以及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近50年中国雨养和灌溉小麦单产潜力增加的区域主要为东北、华北和四川盆地,单产潜力减少的区域为西北和东南地区。中国冬小麦的适宜区域出现较明显的北扩南收态势,而雨养春小麦适宜面积在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带显著减少。全国雨养小麦总生产潜力减少5%,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变化不大。东北区域雨养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增加都最为明显,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中国小麦增产的重点区域。中国小麦生产需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优化布局,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AEZ模型 农业气候资源 小麦 生产潜力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