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古动物地理演化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ZOOGEOGRAPHICAL CHANGE OF THE BAOSHAN BLOCK, SOU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2]日本福冈大学地球圈科学系,日本福冈8140180 [3]日本千叶大学地球科学系,日本千叶2638522 [4]云南省保山地区经贸委矿管办,保山678000 [5]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保山678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No .496 0 2 0 2 1);特殊学科点人才基金资助
年 份:2000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493-5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S、CSCD、CSCD2011_2012、J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探讨滇西保山地块晚古生代类、有孔虫、珊瑚、牙形刺、腕足类等动物群的古生物地理属性 ,根据牙形刺和类化石 ,确定长期争论的丁家寨组的时代为Artinskian期 ,小型单体珊瑚Cyathaxonia动物群可出现在从早石炭世到二叠纪的多种沉积环境中 ,不一定指示冷水冈瓦纳型。根据沉积特征及对环境特别敏感的珊瑚和类动物群的分布特点 ,结合全球构造事件 ,恢复保山地块的古地理演化模式。早石炭世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含礁型复体珊瑚和高分异度的大型单体珊瑚及丰富的有孔虫化石 ,保山地块应位于低纬度地区。受Namurian抬升运动的影响 ,晚石炭世沉积缺失 ,向南漂移 ,至早二叠世 (Cisuralian) ,保山地块再次接受海侵 ,沉积物以碎屑岩为主 ,含杂砾岩及冷温动物群 ,位于中低纬度地区。Artinskian晚期至Kungurian期 ,保山地块转而向北漂移 ,至中二叠世Wordian期 ,已处于低纬度地区 ,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含低分异度的有孔虫及复体珊瑚。这一演变模式与掸泰马、腾冲、拉萨、西羌塘、南帕米尔、阿富汗中南部及伊朗南部等地块可以对比 ,说明它们同属于基默里区或边缘冈瓦纳区。
关 键 词:保山地块 石炭系 二叠系 动物群 古地理演化
分 类 号:Q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