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荔枝ACO1基因克隆及其与幼果落果的关系    

Cloning of Lc -ACO1 and its expression related to fruitlet abscission in litch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建阳[1,2] 李彩琴[1] 陆旺金[3] 李建国[1]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荔枝研究中心,广州510642 [2]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3]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出  处:《果树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92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3-11)

年  份:2013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207-2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CD、CSCD_E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为了探明荔枝ACC氧化酶(ACO)基因与荔枝幼果脱落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RACE扩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CO基因的克隆;在‘黑叶’荔枝花后30 d喷施100 mg·L-1萘乙酸(NAA)来进行荔枝幼果落果的处理;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CO基因表达与荔枝幼果脱落的关系。【结果】首次从荔枝中分离得到ACO基因,并命名为Lc-ACO1。Lc-ACO1全长为1 231 bp,其中5′非编码区包含89 bp,3′非编码区包含215 bp,开放阅读框包含927 bp,编码309个氨基酸。Lc-ACO1基因含有ACO基因特有的7个保守区和9个不变氨基酸残基。100 mg·L-1萘乙酸(NAA)可以显著促进荔枝幼果的脱落,且处理后相对落果率高峰出现在第10天,而Lc-ACO1基因在离区和幼果中的表达量高峰都出现在第7天,基因表达量高峰比相对落果率高峰早出现3 d。【结论】Lc-ACO1基因可能与荔枝幼果的脱落密切相关。

关 键 词:荔枝 ACC氧化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落果

分 类 号:S66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