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中生代复合型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 EI收录)  

CONTROL TECHNOLOGY FOR LARGE DEFORMATION OF MESOZOIC COMPOUND SOFT ROCK IN XINJIANG AND ITS APPL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满潮[1,2] 袁越[1,2] 王晓雷[1,2] 吴兆强[1,2] 刘超[1,2] 姜育林[1,2]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656)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433-4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141617519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新疆沙吉海矿区中生代复合型软岩产生的顶板离层冒落、侧墙鼓出、底板鼓起等非线性大变形破坏现象,综合应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物化分析、软岩水理作用测试、现场测试等手段和方法,深入分析本区中生代复合型软岩巷道围岩的分子膨胀+岩体结构面错动+开挖扰动的复合破坏机制,提出以恒阻大变形锚网索耦合支护为核心的主动支护技术体系。通过恒阻装置充分释放围岩膨胀能和塑性能,减小支护荷载及高应力集中,同时借助高阻性能抑制过大有害变形,合理控制围岩塑性圈;然后通过锚网索二次耦合支护消除围岩塑性大变形、层间软弱结构面的错动引起的围岩–支护之间的变形不协调,并采用注浆锚管控制底鼓大变形,最终形成围岩–支护结构协同承载体系。基于非线性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及数值分析,进行施工过程设计及参数设计。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得到成功应用,保证了巷道的稳定。

关 键 词:岩石力学 中生代复合型软岩  大变形破坏  恒阻大变形支护  耦合支护 底角锚杆 协同承载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