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    

Analysis on the Mystery between China’s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U.S. Re-industrialization——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Externality betwe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永春[1,2] 郑江淮[2] 杨以文[3,2] 祝吕静[1]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2]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3]江苏教育学院经济系,江苏南京210013

出  处:《中国工业经济》

基  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源与环境双约束下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机制与路径"(批准号11YJC63007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加快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问题研究"(批准号10GLC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全球价值链引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批准号11AZD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经济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批准号12CJY040);教育部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课题"以产业集群促进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发展"(批准号10JJD790026)

年  份:2013

期  号:3

起止页码:7-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484996)、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和高附加值特征,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谋划从工业主导经济向服务主导经济的转变。然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种逆向产业调整战略似乎不符合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并与中国的"去工业化"进程产生冲突。本文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交互外部性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解析,以及实证数据的论证,指出中国之所以推进"去工业化",是因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尤其落后,以致服务业对制造业带动作用较弱,致使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放缓特征。因此,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助推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美国之所以实施"再工业化",是因为美国产业发展过度"去工业化",限制了依赖于已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这又使得美国服务业的发展缺少先进制造业的需求拉动,以致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因此,从表象上看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似乎形成了冲突;但究其本质,两国都在纠正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寻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共生发展,以借助两产业的交互外部性,实现经济的稳健增长。

关 键 词:中国  去工业化 美国  再工业化 交互外部性  

分 类 号:F120.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