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Resistance Monitoring to Conventional Insecticides in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Hemiptera: Delphacidae) in Main Rice Growing Region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科学系/农业部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
基 金:水稻重大病虫害抗性监测与安全用药项目;农药安全性监测与评价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8);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测报和防控技术研究(200903051)
年 份:2013
卷 号:27
期 号:2
起止页码:191-1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1.3~23.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江西上高2个褐飞虱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5.3~19.7倍)外,其他80%监测种群均已达高水平抗性(40.7~119.7倍),抗性明显上升;两年19个褐飞虱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到极高水平抗性(82.3~1935.8倍),与2006-2009年相比,吡虫啉抗性有再次升高趋势;2010年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6.1~14.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外,其他8个种群均为中到高水平抗性(12.8~62.3倍),较前一年明显上升;两年18个监测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敏感到低水平抗性阶段;对吡蚜酮的抗性2010年7个监测种群为敏感-低水平抗性(1.9~5.1倍),2011年全部褐飞虱监测种群均已达中等水平抗性(15.7~25.4倍),暗示随着吡蚜酮的大量广泛使用,褐飞虱对其抗性较高,需要引起生产上的密切关注。为科学治理水稻褐飞虱,应严格执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关 键 词:褐飞虱 吡虫啉 噻嗪酮 吡蚜酮 抗性监测
分 类 号:S435.112.3] S48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