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口淞江鲈野生种群的采集及人工繁殖研究    

Collection and artificial propagation study of wild native roughskin sculpin(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 population from the estuary of Changjiang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金秋[1] 罗武松[1] 高峰[2] 秦志浩[2] 徐洋[1] 许耀[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2]上海四鳃鲈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433

出  处:《渔业现代化》

基  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03065);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松江鲈鱼规模化繁养技术的研发>(沪农科攻字(2010)第1-7-2号)

年  份:2013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8-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淞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 1840)是一种降海洄游性鱼类,如今在上海内河水系已难见踪迹,为查明长江口水域淞江鲈野生种群是否存在,开展了此项研究。2011年5月,采用拖网方式采得淞江鲈鱼苗51尾;采用淞江鲈工厂化养殖管桶系统模式进行驯养、繁殖和成鱼养殖,至5月底存活40尾,成活率为78.4%,平均全长由(2.9±0.3)cm增长至(3.5±0.3)cm,增长率为20.7%;至10月中旬养成29尾,成活率为72.5%,平均全长为(9.1±1.2)cm,增长率为160.0%。这些成鱼有11对培育成熟用于繁殖,成熟率为75.9%。自行有效产卵6窝,产卵率为54.5%,总产卵量为26 616粒,平均窝卵数为(4 436±647)粒;孵出水花鱼苗24 100尾,孵化率达90.5%。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东海长江口杭州湾水域,仍有淞江鲈野生种群存在,本研究繁殖的后代原种可作为该种群研究和放流之用。

关 键 词:长江口 淞江鲈  野生种群 人工繁殖

分 类 号:S965.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