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不同生态区的农学表现    

Agronomic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in Different Eco-regions in Jiangx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山[1] 何虎[1] 张卫星[2] 王志刚[2] 章秀福[2] 廖西元[2] 潘晓华[1]

机构地区:[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 [2]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出  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农业部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12215)

年  份:2013

卷  号:35

期  号:1

起止页码:25-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2个杂交籼稻(II优838和天优华占)为对照,在江西3个生态区(新建、抚州和吉安)开展对比试验以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江西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总体上,杂交粳稻比常规粳稻更具产量优势,晚粳比中粳表现更好。新建点两个播期(5月30日和6月19日,各点均为30 d秧龄)均为杂交晚粳产量最高,常规中粳最低,特别是5月30日播期的杂交晚粳平均产量达到10.95 t/hm2,显著高于对照籼稻。抚州点两个播期(5月30日和6月29日)均是对照籼稻产量最高,常规中粳最低,常规晚粳、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之间无显著差异。吉安点5月30日和6月9日播期均是对照籼稻产量最高,杂交中粳最低;6月19日和6月29日播期分别是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粳产量最高,但均与对照籼稻无显著差异。新建和抚州点均为5月30日播期产量最高,而吉安点6月9日播种最佳。新建点两个播期均是来自浙江的粳稻品种产量最高,但与来自湖北的品种和对照籼稻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抚州和吉安点不同来源地的粳稻品种产量随播期的不同表现不一。因此,江西发展粳稻生产的适宜地区应该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及以北地区,品种应该以杂交晚粳为主,品种的引进以从纬度相近的浙江省为宜。

关 键 词:粳稻 播期 生育期 产量  

分 类 号:S511.220.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