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岭区域成矿与深部探测的研究进展及其对西藏钨锡找矿的指示  ( EI收录)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Deep Exploration in Nanling Region and Its Indication for W-Sn Exploration in Tib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建康[1] 王登红[1] 粱婷[2] 许以明[3] 张怡军[3] 梁华英[4] 卢焕章[4] 赵斌[5] 李建国[5] 屈文俊[6] 周四春[7] 王汝成[8] 韦龙明[9] 林锦福[9]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3]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湖南郴州423000 [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5]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山西运城044004 [6]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7]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8]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9]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地球学报》

基  金: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编号:SinoProbe-03-01;SinoProbe-03-03);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120989;1212010633903)联合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58-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1916318815)、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桂西北矿集区、湘南矿集区和赣南粤北矿集区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方面的研究,扼要对比了南岭西段、中段和东段的地壳演化历史和区域成矿特点,发现在矿集区尺度上,南岭成矿带西段表现为燕山晚期的爆发式成矿作用;南岭成矿带中段表现为伴随多期岩浆活动而发生多期次成矿,形成多金属矿床;东段虽然也发生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但成矿作用以燕山期早期第一阶段为高峰;南岭西段也具有发现东段式钨矿的潜力。在不同矿集区深部找矿方向上,南岭西段的少花岗岩地区应重点探测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有关的成矿作用,高温高压成矿实验也表明溶洞式矿体也应列为找矿重点;南岭中段应根据不同的成矿环境探测深部矿体,如黄沙坪矿床深部存在"柿竹园式"矿床;南岭东段,应该在"五层楼"下部寻找"地下室"矿体。在物质来源方面,在湘南骑田岭矿集区的探测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骑田岭岩体深部存在地幔物质上涌的通道,岩体中心相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较外围的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混入了较多的幔源物质,白蜡水矿区的富锡流纹质次火山岩脉,也暗示深部存在一期更晚的、含幔源物质更多的岩浆活动,与锡矿成矿物质多来源于地幔的认识一致。根据以上认识,并综合对比南岭与西藏成矿的异同,本文认为在西藏地区,宜在低剥蚀地区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的深部探测钨锡矿床,在发育老地层的高剥蚀地区寻找中高温热液型钨锡矿床。

关 键 词:南岭成矿带 成矿规律 深部探测 地球物理 西藏  

分 类 号:P617] P62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