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048
年 份:2013
期 号:3
起止页码:83-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497421)、RWSKHX、核心刊
摘 要: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内在矛盾与残留情感、行为上的原始冲动交织在一起,在校内交往中,容易形成各类成因复杂、程度各异、意义相悖的校园暴力行为。它们与社会上其他暴力的形式和实质完全不同。目前,中小学校园暴力主要有轻微的肢体碰撞、符号化的暴力、应激性对抗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等四种形态,其实质是中小学生在人际交互方面的一种试错性学习。在有效规训校园暴力方面,我国积累了三方面有益经验:反暴力的文化传统;稳定的政策干预;精细的学校管理风格。
关 键 词:未成年人 校园暴力 友谊团体 中小学规训体系
分 类 号:G639.2[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