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固城湖围垦区池塘河蟹养殖环境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Crab Culture in Ponds in Reclamation Zones of Gucheng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露洪[1,2] 谷孝鸿[1] 曾庆飞[1] 毛志刚[1,2] 高华梅[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2]杭州达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30 [3]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7

出  处:《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基  金: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46701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K2010096);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PJ2011-55);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Y1YD11031)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1

起止页码:36-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_E2012_2013、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固城湖围垦区不同池塘的河蟹养殖环境效应并筛选出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对河蟹养殖周期内不同养殖池塘的养殖情况和水环境进行跟踪研究,并构建模型估算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养殖周期内现有养殖模式的池塘和取水河道水质大多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和Ⅴ类水,明显劣于固城湖水质(Ⅲ类水),其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为TN和TP;池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分别为隐藻、秀体溞及环棱螺,且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河蟹养殖产出呈显著正相关(P<0.05);基于现有养殖模式,河蟹的最大养殖容量为9 855只.hm-2。综合考虑养殖池塘环境、经济效益及养殖容量等因素,认为固城湖围垦区池塘河蟹的适宜生态养殖模式为:蟹苗投放密度(9 000±750)只.hm-2;饵料系数0.47~0.53;水草覆盖度约70%(其中苦草40%,伊乐藻20%,轮叶黑藻10%);螺类投放量6 000~7 500 kg.hm-2。

关 键 词:固城湖围垦区  河蟹 环境效应 养殖模式

分 类 号:X5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