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 EI收录)  

Field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effects of metro tunnels under historic building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泽民[1,2] 韩庆华[1] 郑刚[1] 张立明[2]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2]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51

出  处:《岩土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732106);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2012-k5-14);天津市建交委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6)

年  份:2013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364-3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1416175232)、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两座历史风貌建筑物紧邻地铁车站,并且盾构在其下方穿越,需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严格控制。对建筑物的保护,针对性提出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车站基坑盖挖逆作法、地连墙截断承压水、冻结、车站内水平注浆加固、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等施工方案及措施。通过对基坑开挖与降水、端头加固、盾构掘进等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阶段对建筑物变形影响的规律及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能够将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冻结孔施工、地下水通过冻结区盾尾间隙进入刀盘前方等均可引起建筑物的显著沉降;建筑物基础与隧道之间存在淤泥质土层时,在淤泥质土层下方进行注浆不能对自重较大的建筑物进行有效抬升,但对自重较小建筑物的抬升则有一定的效果,但注浆在淤泥质土层中引起孔压的消散可导致建筑物在后期产生沉降;盾构机进入冻结体前应做好全断面注浆止水,切断前后水力联系,盾构机掘进困难时,不应随意增大盾构推力。

关 键 词:历史风貌建筑 盾构掘进 基坑  注浆 冻结  沉降  

分 类 号:TU4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