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特征  ( EI收录)  

Res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HCHs in Soils of a Former Lindane Production Enterpri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潘峰[1] 王利利[1] 赵浩[2] 尤奇中[1] 刘林[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乡453007 [2]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09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SQ2009AA06XK1482460);江苏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BK2010084);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122300410289);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02400440070)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705-7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的污染状况,于2010年11月对原新乡市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进行了调研,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E-GC-ECD)法对其污染土壤中六六六(HCH)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位中,六六六的4种异构体的检出率均为100%.0~20 cm表层土壤中六六六的浓度变化具有波动性,总残留量(ΣHCH)范围在0.034 3~19.560 8 mg·kg-1;前后院中心0~80 cm垂向土壤中六六六浓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总残留量(ΣHCH)范围在0.031 3~0.294 7 mg·kg-1.通过对污染物的组成分析发现,4种异构体的含量顺序符合β-HCH>δ-HCH>γ-HCH>α-HCH,β-HCH异构体的平均含量在50%左右,远远高于其它异构体的含量,表明该场地并没有新的六六六输入.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对污染场地土壤残留六六六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十几年的降解,大部分采样点位六六六的污染浓度(67.9%)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5 mg·kg-1,处于安全级别,厂区后院西部及东部靠近生产车间的土壤污染仍较为严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1.0 mg·kg-1)1.5~20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关 键 词:六六六  污染土壤 残留特征  组成分析  风险评价  

分 类 号:X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