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用金纳米-分子信标的荧光定量PCR新技术研究6个miRNAs在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表达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six miRNA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y using fluorescence real-time PCR utilizing molecular beacon and gold nanopartic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凤屏[1] 徐新[1] 马绍椿[1] 唐良秋[1] 刘凤莲[1] 马占忠[1] 刘彦明[1]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

出  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基  金:广东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151008901000039)

年  份:2013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387-38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CSA-PROQEUST、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新建立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分析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患者的6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NA-1、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水平。方法用新构建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引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200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患者血清中的以上6个miRNAs的表达水平,并用xMAP液态芯片技术验证以上miRNAs的表达。结果急性心肌缺血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1~3h检测到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上调;慢性心肌缺血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肌缺血患者研究显示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1的表达上调,以上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新构建的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检测的特异度为86.7%,灵敏度为90.2%,均高于常规分子信标(53.4%、66.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xMAP液态芯片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建立的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作为早期检测miRNAs新的实验方法,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关 键 词:金纳米  核酸探针 微RNAS 聚合酶链反应  心肌缺血  

分 类 号:R44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