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羊草群落为例
Study on the diet composition and trophic niche of main herbivores in the Inner Mongolia Typical steppe——Taking Leymus chinensis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牧业工程系,河北张家口075000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北京100101 [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北京100193 [4]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基 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先资助项目(292005312D110262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SCX2-YW-N-040)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103-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羊草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和克氏针茅的数量减少,星毛委陵菜比例增加;随牧压的增加,绵羊采食黄囊苔草的比例显著增加,在重度放牧区,绵羊没有采食西伯利亚羽茅和米氏冰草,而是增加了对星毛委陵菜的采食;达乌尔黄鼠在围栏内采食羊草的比例显著高于围栏外放牧区;但在围栏内没有采食米氏冰草、黄囊苔草和星毛委陵菜;围栏内无法捕捉亚洲小车蝗,在放牧区亚洲小车蝗对克氏针茅的采食随牧压的增加显著降低,但增加了对米氏冰草和星毛委陵菜的采食。三者同时采食羊草和糙隐子草,且对羊草的选择性指数最高;随牧压的增大,绵羊的生态位宽度变宽,而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窄,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因此,重度放牧改变了羊草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星毛委陵菜群落,从而导致了草地的退化,而鼠类和蝗虫的危害则加剧了草地的退化演替,三者对草地资源的共同掠夺导致草原严重退化。
关 键 词:典型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