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清代华北乡村“社首”初探——以山西泽州碑刻资料为中心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Altar Head in Rural North 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春敏[1]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出  处:《清史研究》

年  份:2013

期  号:1

起止页码:129-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PUBMED、RCCSE、RWSKHX、SCOPUS、SKJJZZ、核心刊

摘  要:"社首"是清代华北民间自治组织"社"的领导者,在清代山西泽州又被称为"维首"、"社领"、"社头"、"社长"等,是乡村社会的权威。从碑刻看,社首可以分为长期任职的执年社首和短期的督工社首,执年社首一般实行四人三年的轮换制度,由社众集体选举产生,个别村社采取家族轮值的方法。督工社首仅在村社出现大型公共设施修建时才被执年社首临时任命,人员依工程复杂程度而定,任期以工程完成情况而论。社首身份较为复杂,现有资料显示大约近十分之一的社首来源于下层士绅,其余多为普通社民。有清一代,社首在村落里主持春祈秋报、管理社费、维修庙宇、息讼止争、协调村际关系,权力几乎触及到华北乡村的全部生活。

关 键 词:清代 华北乡村 社首 遴选 下层士绅  

分 类 号:K877.4] K249[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