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抗炎和促炎因子平衡的影响    

Effect of paeoniflorin on colon tissue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and the balance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斌[1] 朱向东[1,2] 段永强[1,3] 李兰珍[1] 曹燕飞[1]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甘肃兰州730000 [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3]兰州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6028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No:1107RJZA222)

年  份:2013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芍药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中10只为空白组,30只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后分为模型组、芍药苷组及SASP组,光镜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43.05±8.42)ng/L]、IL-6[(248.05±46.56)ng/L]含量均明显升高,IL-10[(23.47±7.66)ng/L]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苷组血清IL-2[(28.25±1.25)ng/L]、IL-6[(186.56±47.14)ng/L]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而IL-10[(42.29±5.11)n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芍药苷能够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2、IL-6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抗炎和抑炎因子的平衡,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修复溃疡。

关 键 词:结肠炎,溃疡性  芍药苷 抗炎因子、抑炎因子  

分 类 号:R574.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