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Amount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Yield of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义国[1] 刘永红[2] 刘洪军[3] 商健[1] 于淙超[1] 林琪[1]

机构地区:[1]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9 [2]诸城市枳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诸城262202 [3]诸城市农技中心,山东诸城262200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鲁东丘陵区小麦玉米稳产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1BAD16B09-0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区域示范"(200903007);"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泰山学者岗位经费;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项目

年  份:2013

卷  号:29

期  号:3

起止页码:131-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3_2014、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秸秆还田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湿度,对表层(60cm)以上湿度的影响最大。同时秸秆覆盖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加大,秸秆覆盖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加大,更好地保护了土壤的物理结构。秸秆还田量7500kg/hm2处理与秸秆(麦秸)还田量6000kg/hm2的处理对土壤的增效作用差别不大。秸秆覆盖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秸秆还田用量增加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以6000kg/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研究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小麦秸秆覆盖6000kg/hm2为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土壤 理化性状 产量  

分 类 号:S51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