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Effects of Periodontal Initial Therapy on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Level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nd 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 Serum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常春荣[1] 韩东[2] 孙尚敏[1] 潘亚萍[1] 关丽[3]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教研室,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牙周病学研究室,沈阳110002 [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学教研室,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修复学研究室,沈阳110002 [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沈阳110032

出  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18B02);辽宁省科技厅项目(2007225007)

年  份:2013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135-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IC、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50例(健康组)。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采集2组临床参数、龈沟液及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参数、龈沟液IL-6、TNF-α及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局部临床指标及炎症状况,还能降低血清中hs-CRP水平,利于牙周炎的治疗及相关全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关 键 词: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炎

分 类 号:R781.4[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