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    

Study of surface activity and wetting performance of allyl polyether modified tetrasiloxane surfacta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百勤[1] 王青[1] 樊强[1] 邢航[2] 周洪涛[3] 高岸涛[4] 肖进新[2]

机构地区:[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 [2]北京氟乐邦表面活性剂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6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4]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1

出  处:《日用化学工业》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09JK364)

年  份:2013

卷  号:43

期  号:1

起止页码:26-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IC、JST、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1,1,1,3,5,7,7,7-八甲基四硅氧烷与不同聚合度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反应合成了系列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TESE),用1HNMR和29Si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以及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板上的润湿性能,同时探究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亲水基结构(聚醚EO链长)对其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润湿性能。随着EO链长的增加,TESE的表面活性存在最佳EO链长(EO单元数为8)。其中,在较短EO链长的一定范围内,TESE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变化幅度均较小,而EO链长超出一定范围后,γcmc增大幅度较为显著;TESE的润湿性能,在EO单元数小于12时变化不大,当EO单元数超过12时明显减弱。

关 键 词:硅表面活性剂 烯丙基聚醚改性四硅氧烷  硅氢加成 表面张力  接触角  

分 类 号:O64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