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的低幅度构造与油气富集  ( EI收录)  

Low-amplitude structures and oil-gas enrichment on the Yishaan Slope,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建民[1] 王佳媛[2]

机构地区:[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06Z07;2010JM5003)

年  份:2013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49-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31016087444)、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25005800005)、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大量钻井及试采资料,结合地质及构造演化特征,采用密井网大比例尺绘图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的低幅度构造发育与油气富集特征。低幅度构造具有区域性、规模化发育,定向性延伸,排列式褶合,继承性演化等特点;依据构造形态、组合规模、成因机理等对低幅度构造进行初步分类,低幅度构造以应力成因为主,鼻状构造为其基本的构成单元,构造轴迹呈近东西向。低幅度构造转折部位地层产状的陡缓变化影响油气沿斜坡上倾方向的运移动力、速度及运移方向,造成油气水的区间分异和油气在局部空间上的逸散或聚集,形成相间分布的油气相对富集区及相对富水的含油水区;低幅度构造转折端端点连线与沉积相带边侧部位的岩性/物性尖灭线及局部的地层尖灭线等界线组合形成岩性-构造、构造-岩性、地层-构造等复合圈闭类型,进而使油气聚集成藏。低幅度构造与大型沉积体系及其有利相带等条件的优势配置控制了伊陕斜坡内中生界乃至古生界主要的油气分布。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伊陕斜坡  低幅度构造 油气富集

分 类 号:TE1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