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UPLC-MS结合模式识别用于罗汉果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Siraitia grosvenorii using UPLC-MS combined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章弘扬[1] 杨辉华[2] 张敏[3] 王月荣[1] 王静蓉[4] 姜志宏[4] 胡坪[1]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3]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中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237 [4]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60381和21006023)

年  份:2013

卷  号:44

期  号:1

起止页码:19-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A、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IPA、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技术建立了罗汉果不同部位(果瓤、果皮、叶、茎)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检测;所得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PCA结果显示,果瓤和果皮的成分类似,但与叶、茎部位存在显著差异;13种对分类贡献较大的特征化合物被筛选为"标志物";利用TOF-MS精确分子质量、同位素匹配以及色谱保留规律,鉴定出其中5种罗汉果苷(果实标志物)和5种黄酮苷(叶、茎标志物)。结论为罗汉果不同部位的识别和化学成分的比较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并为其活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

关 键 词:罗汉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主成分分析 罗汉果苷  黄酮苷

分 类 号:R91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