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不同角度与方向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影响    

Efficacy observation on different needling angles and directions for post-stroke spastic par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续龙[1] 井蕾[1] 罗光会[1]

机构地区:[1]山东省泰山疗养院.泰安271000

出  处:《中国针灸》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1

起止页码:38-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的针刺角度与方向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阳经平刺斜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100例。两组取穴相同,上肢取极泉、内关、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八邪;下肢取血海、曲泉、三阴交、复溜、照海、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丘墟、八风。阳经平刺斜刺组,采用阴经穴位数量少、局部强刺激,用泻法不留针,少而重刺泻其"阴急";阳经取穴数量多,局部弱刺激,并均平刺或斜刺刺向拮抗肌肌腹(或肌群),用补法留针30min,多而轻刺补其"阳缓"。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行针至得气后留针,平补平泻。两组均每日2次,每周5天,休息2天,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评定法、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法和Fugl-Meyer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阳经平刺斜刺组总有效率92.0%(92/10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9.0%(79/100),阳经平刺斜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治疗4周后阳经平刺斜刺组显效66例,总有效率100.0%(100/100),常规针刺组显效42例,总有效率89.0%(89/100),阳经平刺斜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阳经平刺斜刺可明显降低肌张力,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关 键 词:痉挛性瘫痪 针刺角度方向  肌张力 运动功能  

分 类 号:R24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