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主动卫星遥感研究西北地区云层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对人工增雨的影响    

Study on Cloud Vertical Structure Feature over Northwest China Based on Activ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晓东[1,2] 黄建平[1] 李积明[1] 王天河[1] 黄忠伟[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站,福建厦门361023

出  处:《干旱气象》

基  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1);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51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5015);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兰州大学)开放基金共同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30

期  号:4

起止页码:529-5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利用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CLOUDSAT和CALIPSO卫星主动遥感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3个典型区域不同云类型的宏观及微观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祁连山和天山地区的年均总云分数分别为62.8%,65.2%和73.4%;3个区域的积状云在夏秋季节发展旺盛,而层状云在冬春季节占主导地位。云层垂直方向的概率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和季节变化特征,其峰值位于2~6 km之间。各个区域云液态水含量自云底向上有明显的递减趋势,夏季天山和祁连山地区低层具有丰富的云水资源,峰值分别达0.47 mg/m3、0.38 mg/m3。各个区域的云液态水含量峰值以冬季最小,夏季最大。对应的液态云有效粒子半径平均值位于8~16μm之间。降水云的有效粒子半径随高度上升具有明显的递减趋势,而非降水云则存在较弱的增加趋势。这种云层垂直方向上的结构变化对降水有直接影响,是评估人工增雨潜力的重要依据。

关 键 词:人工增雨 主动卫星遥感  云分数  云水含量 有效粒子半径 垂直分布  

分 类 号:P407.2[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