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呼和浩特地区马铃薯田蚜虫的种群动态    

Population dynamics of aphids in potato fields in Hohhot,Inner Mongol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卜庆国[1] 庞保平[1] 张若芳[2] 孙清华[2]

机构地区:[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2]内蒙古大学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21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GNYJS-2)资助

年  份:2013

卷  号:32

期  号:1

起止页码:135-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给马铃薯田蚜虫种群监测及防治提供必要的基础,田间实地调查了呼和浩特地区马铃薯田蚜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马铃薯田中的蚜虫主要为桃蚜(Myzus persicae)和棉蚜(Aphis gossypii),其在田间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聚集强度随蚜虫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采用最优分割法将蚜虫种群动态划分为4个阶段:(1)初建期。6月上中旬,随着气温的上升和马铃薯幼苗的生长,有翅蚜逐渐迁入马铃薯田,蚜虫只分布在少数植株上、密度低、聚集强度较高;(2)缓慢增长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随着蚜虫的繁殖,密度缓慢上升,蚜虫逐渐扩散,聚集强度高;(3)快速增长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蚜虫繁殖迅速,蚜量急剧上升,蚜虫扩散至全田,聚集强度下降;(4)衰落期。8月下旬以后,随着温度下降和马铃薯植株老化枯死,有翅蚜大量迁出马铃薯田,蚜虫密度迅速下降,只有少数残株上有蚜虫,聚集强度有所回升。

关 键 词:马铃薯 蚜虫 空间格局  种群动态

分 类 号:S435.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