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皮炎湿疹患者皮肤菌群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Detection of bacterial flora in skin of patients with eczematous dermatiti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华[1] 唐立[2] 杨国玲[1] 韩世新[1]

机构地区:[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辽宁大连116011 [2]大连医科大学教务处,辽宁大连116011

出  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年  份:2012

卷  号:22

期  号:24

起止页码:5574-55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检测皮炎湿疹患者的皮肤菌群,并与正常皮肤寄生菌进行比较,探讨病原菌感染种类与皮炎湿疹类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皮炎湿疹患者(皮损组)皮损部位和对应的非皮损(非皮损组)与健康对照组部位同时取材做细菌、真菌培养,培养结果进行常规菌种鉴定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90例皮炎湿疹患者皮损细菌总检出率为67.7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11%,马拉色菌检出率为47.78%,均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及健康人正常皮肤,但三者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损中马拉色菌的检出率为71.43%,明显高于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损部位的检出率37.1%;急性渗出型皮损细菌总检出率81.63%,显著高于慢性斑块型皮损的总检出率的51.22%,而二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马拉色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感染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37.78%,显著高于临床无感染的皮炎湿疹患者的检出率19.44%,而马拉色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损部位病原菌的感染或定植与皮炎湿疹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皮损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马拉色菌感染增加时,炎症反应明显加重,且常表现为急性渗出型皮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感染的种类和数量,有效地改善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

关 键 词:皮炎 湿疹 金黄色葡萄球菌  马拉色菌

分 类 号:R181.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