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with different waveforms on the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njury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尧[1] 邱有波[1] 杨拯[2] 李禹呈[1] 谢少华[1] 龚都[3] 曹德琦[4] 江明礼[4] 梁楠[2] 张晓[2]

机构地区:[1]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成都610081 [2]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3]成都医学院药物制剂系 [4]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系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基  金:成都医学院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CX2010036)

年  份:2012

卷  号:2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97-11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_E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应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大鼠均制成T9水平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A组)、连续波电针组(B组)、断续波电针组(C组)、造模组(D组)4组,每组12只。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后肢功能的BBB评分、斜板试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A、C组BBB评分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优于造模组(P<0.05)和C组(P<0.01);第3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显著优于造模组(P<0.05);第7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B、C组均优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SOD活性A、B、C组较造模组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较造模组显著降低(P<0.01);第3天,A、B、C组较造模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A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C组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第7天,A、B、C组SOD活性优于造模组(P<0.05),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波形电针对于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疏密波能明显通过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加快自由基的清除,加强血液循环,减少脊髓损伤的继发损伤等方面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电针  疏密波 连续波 断续波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