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振动沉桩过程“跳机”现象动力学特性  ( EI收录)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ory hammer “dancing” in pi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春雷[1,2] 吴伟传[1] 丁吉[1] 钟锡继[1] 贺建超[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2]长沙市湖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4

出  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18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SS2012AA041809);长沙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K1106197-11)

年  份:2012

卷  号:43

期  号:11

起止页码:4274-42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30315910079)、INSPE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找出振动桩锤在沉桩作业过程中产生"跳机"现象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跳机"这一工程实际问题,从非线性振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二自由度分段非线性振动桩-土动力学模型,基于数值积分方法,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运算程序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激振频率、地基土的刚度、激振器上下层偏心块的相位差对振动沉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桩端与土有脱离的因素主要是激振力和地基土的刚度,激振力和地基土的刚度越大,则桩端与土脱离的程度越严重;当桩端与土没有脱离时,桩和机架的振动频率与激振频率相等,而在桩端与土有脱离时,机架的振动频率将小于激振频率,桩的振动频率也略有降低,当机架频率降低至一定范围时就会出现"跳机"现象。消除"跳机"现象的措施主要是减小激振力,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激振频率、减小偏心力矩、增大激振器上下层偏心块相位差的方法实现。

关 键 词:振动沉桩 跳机 非线性

分 类 号:TH11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