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甘草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及对海马脑区神经再生的保护作用    

Antidepressant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from Glycyrrhiza uralensis and its neurogenesis protective effect i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樊紫周[1] 赵伟鸿[1] 果嘉[1] 程瑞凤[1] 赵金英[1] 杨卫东[1] 王英华[2] 李巍[3] 彭晓东[1]

机构地区:[1]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2]宁夏药品检验所,宁夏银川750004 [3]日本东邦大学药学部,千叶274-8510

出  处:《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60113)

年  份:2012

卷  号:4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612-16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EMBASE、IC、IPA、JST、PUBMED、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观察宁夏地区栽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中获得的甘草总黄酮提取部位(licorice flavonoids,LF)对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ed stress model of depression,CUS)的干预作用及对模型造成的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颗粒细胞层下区(subgranular zone,SGZ)神经再生(neurogenesis)能力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LF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通过对大鼠实施9种不同的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造模28天的同时采用不同剂量的LF(300、100和30 mg.kg-1)连续干预。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判断LF的抗抑郁作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皮质酮含量,共聚焦显微镜对海马齿状回SGZ中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新生祖细胞(progenitor)进行分析、计数。与模型组相比,LF能够增加旷场实验中抑郁模型大鼠的直立次数、穿格数及减少粪便粒数;减少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抑郁模型大鼠的不动时间;300 mg.kg-1剂量LF能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同时恢复大鼠海马齿状回SGZ中BrdU标记的新生祖细胞数量。结果提示,甘草总黄酮提取部位对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引起的大鼠抑郁行为具有良好的抗抑郁药理活性,并且在较大剂量下能对应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再生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关 键 词:甘草 黄酮 抑郁症  应激 神经再生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