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礼尚往来”: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    

"Giving and Taking":Gifts Given in Everyday Life——Taking Shanghai Intellectual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xample(1927-193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悦晗[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36

出  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城市学研究"专题课题(2012CSX25)

年  份:2012

期  号:6

起止页码:37-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考察1927-1937年间上海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可见,知识分子的礼物馈赠行为既涵括了上海地方习俗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知识分子自身群体的行为特征。互赠书籍、相片与字画等礼物,成为相互之间表示友好、信任,构建认同感与强化私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装饰摆设品类型的礼物旨在加深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生活日用品旨在巩固已经成型且更具稳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婚礼、公众与私人节假日是送礼的重要场合。在"打秋风"这一上海地方习俗中,礼物不仅因回收而失去礼物之性质,还成为赠礼者变相敛财的工具。知识分子并不主张杜绝与取缔礼物及送礼行为,而是对礼品选择、送礼对象以及送礼场合等方面提出看法,赋予礼物以文化价值。

关 键 词:上海  民国时期 知识分子 礼物 日常生活  

分 类 号:K207[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