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间歇浸没培养    

Micropropagation of 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 in a Bioreactor Using Temporary Immersion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明良[1,2] 张本厚[2] 高伟平[2] 陈集双[1,2] 欧阳平凯[1]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09 [2]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大丰224145

出  处:《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基  金: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项目(51207204)

年  份:2012

卷  号:32

期  号:11

起止页码:49-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利用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对药用植物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进行组培快繁研究。方法:以增殖倍数、鲜重、平均鲜重、折干率和组培苗状态为指标,一方面对三叶半夏叶片、叶柄及丛生芽体进行培养,考察适合间歇浸没培养的外植体类型;另一方面以叶柄为外植体对三叶半夏进行间歇浸没培养、固体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考察三种培养方式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外植体在反应器内培养时,从增殖情况来看,丛生芽作为外植体得到的增殖倍数高达39.15,叶柄为27.65,叶片为18.05。鲜重方面与增殖倍数具有相同的规律。从平均鲜重和折干率来看,无显著差异。由组培苗形态来看,以叶柄诱导的组培苗最为健壮,而以丛生芽诱导的组培苗则较为细弱。不同培养方式下的增殖倍数分别为:间歇浸没培养方式最高为24.73,其次固体培养为14.75,液体摇瓶培养为12.26,差异显著。平均鲜重和折干率均为间歇浸没培养最优。由组培苗形态来看固体培养优于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得到的组培苗较为细弱。在保卫细胞长宽和叶绿体个数上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液体摇瓶培养玻璃化导致叶绿体个数减少,不适合培养三叶半夏的。结论:较适合间歇浸没培养的外植体类型为叶柄和丛生芽,以叶柄为优。间歇浸没培养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在各项生理指标上表现较好,具有大规模培养三叶半夏的潜力。

关 键 词:三叶半夏 生物反应器 间歇浸没培养植物组织培养  

分 类 号:Q819[生物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