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    

Looking beyond PTH and DFM: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Psychological Suzhi and Mental Healt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鑫强[1] 张大均[2]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市400715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10JHQ003),项目负责人:张大均;2010年度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建构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年  份:2012

卷  号:38

期  号:6

起止页码:67-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WSKHX、核心刊

摘  要: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强调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主张将心理素质纳入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体系之中,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并按个体所处的不同类型安排与其相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关 键 词:心理素质 精神病理学模型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积极心理学 本土化

分 类 号:G443[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