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on Psychopath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惠军[1] 高磊[1]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出  处:《心理科学进展》

年  份:2012

卷  号:20

期  号:11

起止页码:1803-18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1_2012、CSSCI、CSSCI2012_2013、JST、NSSD、PUBME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趋近和回避是动机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反映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核心机能。回避动机保证了个体的生存,趋近动机则促进个体的成长。两类动机系统在前额叶皮层呈不对称偏侧化分布,趋近动机与左侧额叶皮层激活相连,回避动机与右侧额叶皮层激活相连。Youngstorm和Izard等认为两类动机系统失调可能与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如躁狂、抑郁、焦虑和儿童多动症等。这一观点已得到一些相关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建议未来研究关注趋近-回避动机区分与情绪和认知功能研究的融合,进一步检验趋近-回避动机系统失调模型,并加强趋近和回避动机系统的可塑性研究。

关 键 词:趋近  回避 动机 情绪 前额叶皮层偏侧化  

分 类 号:B842] R395[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