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流场中聚乳酸/聚碳酸酯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及其形态结构研究  ( SCI收录)  

TRANSESTERIFICATION BETWEEN POLY(LACTIC ACID) AND POLYCARBONATE UNDER FLOW FIELD AND ITS INFLUENCE ON MORPHOLOGY OF THE BLE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春艳[1] 周持兴[1] 俞炜[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流变学研究所,上海200240

出  处:《高分子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1074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号2012CB025901)资助项目

年  份:2012

卷  号:22

期  号:11

起止页码:1225-12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PL、RCCSE、SCI(收录号:WOS:000312116300004)、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12116300004)、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用钛酸四丁酯作为聚乳酸(PLA)/聚碳酸酯(PC)的酯交换反应催化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研究了流场中不同组分比的PLA/PC共混体系酯交换反应机理及酯交换反应对不同组分比的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PLA/PC共混体系中是否含有催化剂,酯交换反应次数、参与酯交换反应的PC的含量、生成的共聚物中PC链段的含量及生成的共聚物的总质量和总摩尔数均随组分中P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催化剂的加入更拉大了这种差距.主要原因是与PC作为连续相相比,当PLA作为连续相时PLA链段沿界面的取向程度更高,从而导致进行多次酯交换反应的几率增加.添加催化剂后,影响酯交换反应的主导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导致PLA/PC 30/70体系界面反应的机理发生改变.钛酸四丁酯有效地促进了PLA/PC体系的酯交换反应,使分散相的尺寸都得到不同程度降低,尤其当PLA为连续相时催化产生的共聚物的总摩尔数更多,从而使PLA为连续相时的分散相粒径较PC为连续相时降低的更多.

关 键 词:聚乳酸 聚碳酸酯 钛酸四丁酯 酯交换反应

分 类 号:O63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