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irrho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旭[1] 吴晓[1] 卢群[1] 代玉平[1] 吴中明[1]

机构地区:[1]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563000

出  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  份:2012

卷  号:20

期  号:11

起止页码:817-8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粪便中的类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直肠真杆菌一球形梭菌、梭状芽胞杆菌隋况,比较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微生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9例,并以13名健康在校大学生作对照,收集粪便标本测量其pH值、细菌比浊度并在玻片上行荧光原位杂交,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细菌进行计数观察。比较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粪便19H值、细菌比浊度及不同细菌计数差异,比较不同病因(肝炎陛、酒精性和非酒精陛)及肝硬化程度(Child@ugh分级)患者间的细菌计数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Kmskal-Wallis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粪便pH值高于健康对照组(6.79±0.64比6.18±0.74,t=2.607,P〈0.05),细菌比浊度与健康对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0.59比1.39±1.01,f=0.960,P〉0.05)。肝硬化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类杆菌、真杆菌一直肠梭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每个视野中细菌个数的中位数分别为32.14个比289.67个、17.09个比128.38个、21.91个比91.48个、25.78个比175.92个、13.11个比80.18个和34.68个比173.84个,z值分别为-4.006、-4.34、-4.399、-4.174、-3.558和-3.95,P值均〈0.01)。细菌数量的这种改变在肝硬化不同病因及严重程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肠道中类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直肠真杆菌一球形梭菌、梭状芽胞杆菌数量减少,并致肠腔pH升高;但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肝硬化不同病因及严重程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

关 键 词:肝硬化 肠杆菌科 原位杂交 荧光  显微镜检查 共焦 肠道微生态

分 类 号:R57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