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ial-composi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and I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Longdong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庆阳745000 [2]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3]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基 金:甘肃省庆阳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陇东产油区污染土壤与水体原位修复研究"(GC2011-1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与固碳潜力研究"(XDA05050403)
年 份:2012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145-1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认识和评价石油开采对陇东地区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和多元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石油污染程度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微生物3大类群的数量以距污染源30m的样地S1-3最高,200m的S7-9次之,100m的S4-6最低;放线菌数量变化对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较大。(2)土壤有机质、含油量、含盐量、速效磷均为S1-3最高,S4-6次之,S7-9最低;土壤pH值、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均以S7-9最高,S4-6次之,S1-3最低。(3)PCA结果显示TPHs含量在8种环境因子中作用最大,其含量的上升导致了土壤含盐率、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增加,进而影响到了土壤含水量、pH值、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及其他环境因子。研究表明,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时,应充分开发利用土壤细菌及放线菌资源,并外源投加N,K等营养元素,从而刺激土著石油降解菌的生长,进而提高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关 键 词:陇东黄土高原 石油污染土壤 环境因子 土壤微生物
分 类 号:Q93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