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粤西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tic-Metallogenic Chorological Study of the Yuanzhuding Porphyry Cu-Mo Deposit,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富文[1] 李华芹[1] 王登红[2] 肖光铭[3] 杨晓君[1] 高亦文[4] 梅玉萍[1] 林秀广[4]

机构地区:[1]国土资源部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武汉430223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510080 [4]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19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岭地区有色-贵金属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2006BAB01B03);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1212010813034);"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研究(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212010660203)共同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12

卷  号:86

期  号:8

起止页码:1298-13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JST、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大瑶山隆起北缘、粤桂交界的广东省封开县境内。铜钼矿化普遍发育于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中,岩体内部见星点状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分布,但铜钼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中,并围绕着岩体具椭圆形环状矿化分带特征,由内向外依次为钼矿化带→铜钼矿化带→铜矿化带,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离子探针和Re-Os分析技术,作者分别对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和矿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154±2Ma(95%可信度,MSWD=0.75,N=11),铜钼矿体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5±5Ma(95%可信度,MSWD=0.31,N=8),表明圆珠顶斑岩型铜钼区的成岩成矿作用都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南拉张大地构造背景下。

关 键 词:圆珠顶  斑岩型铜钼矿床 二长花岗斑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分 类 号:P597.3] P618.41[地质学类;地质类] P618.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