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IS 3晚期以来江苏中部海岸的层序地层  ( EI收录)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Jiangsu Coasts since Late MIS 3, East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夏非[1,2,3] 殷勇[1,2] 王强[4] 张永战[1,2] 刘敬圃[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海洋科学系,南京210093 [2]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3]Department of Marine,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4]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6023;40872107);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编号JS908);第五专题"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调查与评价"专项(编号JS-908-01-05);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空间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评价技术"(编号201005006);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编号2011619035)共同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12

卷  号:8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696-17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潮流沙脊和潮流通道一系列的环境演变,主要受控于MIS3晚期以来的海平面旋回以及古河流入海沉积物供给,而构造沉降是相对次要的,由此形成了五级层序地层中的末次冰期晚间冰阶准层序和冰后期准层序,以及前者的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后者的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海域中潮流沙脊可能开始发育于冰后期海侵淹没本区(约9calkaBP)之后,但一直只是水下暗沙且处在不断调整之中,直到1128~1855AD间黄河夺淮从苏北入黄海,大量泥沙充填潮道,部分水下暗沙出露海面成为明沙。西洋潮流通道并非是晚全新世期间通过沙脊的蚀低而形成,而在全新世高海面前后就已具雏形并持续至1128AD,1128~1855AD和1855AD至今分别经历了充填淤浅与冲刷成型的过程,且今后具有进一步展宽刷深的趋势。

关 键 词:MIS 3  南黄海 江苏中部海岸  潮流沙脊 西洋潮流通道  层序地层

分 类 号:P7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