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南岛农田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elenium in Farmland of Hainan Is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忠芳[1] 余涛[1] 侯青叶[1] 杨奕[2] 傅杨荣[2] 赵相雷[1,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海口570226 [3]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石家庄050081

出  处:《现代地质》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海南岛农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中国农田;河流生态系统地球化学评价成果集成"(基[2009]01-03-01;基[2010]01-01-01)

年  份:2012

卷  号:26

期  号:5

起止页码:837-8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研究土壤中Se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和生物有效性控制因素意义重大。系统总结了海南岛27 426 km2范围内土壤Se的含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69.98%土地面积为足硒和富硒土壤,表层土壤Se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土母岩(或深层土壤)Se含量,但不同成土母岩形成的表层土壤Se含量富集贫化趋势不同。进一步研究显示,土壤中Se含量与有机碳、Al2O3、TFe2O3、Mn和CIA等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中粘土矿物、有机碳、铁锰氧化物及风化淋溶程度对Se的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同时这些指标又是影响土壤Se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参数。土壤有机碳、粘粒、CEC等含量或指标越高,Se的生物有效性越低。研究区土壤pH>6.5时,土壤Se含量较低;土壤pH<6.5时,土壤Se含量随pH下降而增加;当土壤pH为5.5~7.5时,土壤Se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不但要依据土壤总Se含量,还必须考虑土壤pH、TOC、CEC、粘粒等指标含量。

关 键 词:土壤Se含量  生物有效性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海南岛  

分 类 号:P595] X14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